千古倪师 千古倪师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和解剂
      • 固涩剂
      • 安神剂
      • 开窍剂
      • 治燥剂
      • 治风剂
      • 泻下剂
      • 消食剂
      • 涌吐剂
      • 清热剂
      • 温里剂
      • 理气剂
      • 理血剂
      • 痈疡剂
      • 祛暑剂
      • 祛湿剂
      • 祛痰剂
      • 补益剂
      • 解表剂
    • 中药
      • 下乳药
      • 利水渗湿药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安神药
      • 平肝潜阳药
      • 开窍药
      • 息风止痉药
      • 拔毒化腐生肌药
      • 收涩药
      • 攻毒杀虫止痒药
      • 止血药
      • 泻下药
      • 活血化瘀药
      • 消食药
      • 涌吐药
      • 清热药
      • 温里药
      • 理气药
      • 祛风湿药
      • 补虚药
      • 解表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 0

升药

易中有益
2年前
升药-千古倪师

名称

Hydrargyrum Oxydatum Crudum

红升、黄升

  1. 红升
  2. 黄升
  3. 灵药
  4. 三白丹
  5. 三仙散
  6. 升丹
  7. 小升丹

升药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学名:粗制氧化汞。为水银、白矾与火硝的加工品。加工后碗边的红色物质为红升,碗中央的黄色物质为黄升。

炮制

研细粉入药。

性状

①红升(《外科传薪集》)

又名:三仙红升丹(《集成良方三百种》),红粉。为橙红色或橙黄色块状物或粉末。块状者,厚约2毫米,一面光滑,略有光泽,一面较为粗糙,呈蜂窝状。质重而脆。气无,露于日光下颜色变深。以红色、片状、有光泽者为佳。

②黄升(《疡科遗编》)

又名:黄升丹(《疡科遗编》)。为黄色或橙黄色的块状物或粉末,余同红升。以黄色、片状,有光泽者为佳。 上述药材,各地均有制造,以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等地产量较大。

【性味归经】

辛,热。有大毒。归肺经、脾经。

升药的效果

功效

学名:粗制氧化汞。 为水银、白矾与火硝的加工品。 加工后碗边的红色物质为红升,碗中央的黄色物质为黄升。 主治痈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疮疡肉暗紫黑,疮口坚硬,久不收口。

主治

搜脓,拔毒,去腐,生肌。治痈疽,疔疮,梅毒,下疳,一切疮疡肉暗紫黑,疮口坚硬,久不收口。

  • ①《张氏医通》:治霉疮结毒。
  • ②《吴氏医方汇编》:治一切阳症腐烂太甚者。
  • ③《沈氏经验方》:治痈疽烂肉未清,脓水未净。
  • ④《痴医大全》:提脓长肉。
  • ⑤《集成良方三百种》:治痈疽疔毒溃后。

【应用】

用于痈疽溃后,脓出不畅;或腐肉不去,新肉难生。本品有良好的拔毒化腐排脓作用,为外科要药。常配煅石膏研末外用,用治上述病证。随病情之不同,两药配伍比例亦不同。

治溃疡后期,脓毒较轻,疮口不敛者煅石膏与升药之比为9:1,称九一丹,以拔毒生肌;治溃疡中期,脓毒较盛者,煅石膏与升药之比为1:1,称五五丹,其拔毒排脓力较强;治痈疽初溃,脓毒盛,腐肉不去者,煅石膏与升药之比为1:9,称九转丹,其拔毒化腐排脓力最强。

选用以上治疗方法,用时可将药物撒于患处,也可将药物粘附棉纸上,插入脓腔中。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只可外用,不可内服。外用亦不可大量持续使用。本品拔毒化腐作用强烈,故外疡腐肉已去或脓水已尽者,不宜用。

升药的药方

  • ①治一切痈疽并发背,烂脚恶疮:煨石膏四两,漂净冬丹五钱,上好黄升丹二钱。共为细末,和匀掺患处,即生肌长肉,且不藏毒。(《疡科遗编》九一丹)
  • ②治下疳腐烂:升丹三分,橄榄炭三分,梅片一分。研极细末,麻油调敷,或干掺。(《药籢启秘》)
  • ③主治性病,淋病,梅毒冲顶。红粉6克 轻粉6克 上四六片(梅片)3克 朱砂6克。共研细末,用大米饭混合为丸,朱砂为衣,每日服2~3丸,温开水送服。

【临床应用】

①九一散

石膏(煅)900g,红粉(水飞)100g。分别研成极细粉,配研,过绢筛(不得用金属筛),混匀,即得。本品为浅橙色或浅粉红色细腻粉末。用硫氰酸铵液(0.1mol/L)滴定,含红粉按HgO计算,应为9.0%-11.0%。

功能提脓,拔毒,去腐,生肌。用于疮疡痈疽溃后,脓腐未尽,或已渐生新肉的疮口。

外用。取本品适量均匀地撒在患处,对深部疮口及瘘管,可用含本品的纸捻插入,疮口表面均用油膏或敷料盖贴。每日换药1次,或遵医嘱。凡肌薄无肉处不能化脓,或仅有稠水者忌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

②九一提毒散

石膏(煅)90g,红粉(水飞)10g,冰片5g。分别研成极细粉,红粉与石膏配研,混匀。再与冰片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本品为粉红色粉末;有冰片香气,味辛凉。取本品少许进行升华,升华物呈无色片状晶体;本品加水振摇后,在试管底部出现砖红色沉淀,加稀盐酸溶解,加氢氧化钠试液生成黄色沉淀;本品加稀盐酸溶解,用氨水调至中性或碱性,加草酸铵试液即产生白色沉淀。

功能化腐生肌。用于疮疖肿痛,流脓流水,疮面溃烂,久不收口。

外用,撤于患处。凡肌薄无肉处不能化脓或仅有稠水者忌用。(《辽宁省药品标准》1987年)

③提脓散

红粉600g,冰片20g,轻粉200g。以上三味,轻粉与红粉粉碎成极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本品为棕黄色的粉末;具冰片的香气。取本品加稀盐酸振摇使红粉溶解,滤过,滤液显汞盐的鉴别反应;另取本品加无水碳酸钠,混合后,置干燥试管中,加热,即分 解析出金属汞凝聚在试管壁上,管中遗留的残渣加稀硝酸溶解后,滤过,滤液滴加硝酸银试液,即发生乳白色凝乳状沉淀;本品以容量沉淀法测定含红粉按HgO计 算,应为68.5%-75.0%。

功能提脓、化腐、生肌。用于痈疽疮疡,肿毒溃烂,久不收口。

外用适量,撒布患处。本品有毒,不可内服。(《湖北省药品标准》1980年)

④外用红汞药

净红粉1000g,冰片300g,麝香15g,银珠20g。取上药混合研细,过筛,即得。

用于疮疡溃后,坚硬紫黑。

外用,洗净疮口,视患处大小,酌药量,薄撒贴膏。(《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0
轻粉
上一篇
醉鱼草
下一篇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

关注公众号 领取易学资料

聚合文章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倪海夏医案1272
倪海夏医案156
倪海夏医案58

推荐专题

65

倪师易经64卦

8

奇门遁甲

679

经方

统计

  • 0
  • 832

猜你喜欢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1年前
4,354 50

网传倪师弟子地址信息

1年前
3,730 18

细辛

2年前
2,834 5

藁本

2年前
2,495 1

联系我们

一群热爱传统五术文化的人在此相聚

我的伙伴

希望站 汉唐倪师(旧站) 道教图书库

栏目

山 医 命 相 卜 加群 打赏 免责声明 浏览记录
Copyright © 2001-2025 千古倪师. Designed by nicetheme. 豫ICP备20001100号-6 豫公网安备41032702000225号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中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搜索

  • 经方
  • 补益
  • 清热
  • 倪师易经64卦
  • 祛湿
  • 理血
  • 解表
  • 理气
  • 紫微斗数
  • 痈疡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