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倪师 千古倪师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和解剂
      • 固涩剂
      • 安神剂
      • 开窍剂
      • 治燥剂
      • 治风剂
      • 泻下剂
      • 消食剂
      • 涌吐剂
      • 清热剂
      • 温里剂
      • 理气剂
      • 理血剂
      • 痈疡剂
      • 祛暑剂
      • 祛湿剂
      • 祛痰剂
      • 补益剂
      • 解表剂
    • 中药
      • 下乳药
      • 利水渗湿药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安神药
      • 平肝潜阳药
      • 开窍药
      • 息风止痉药
      • 拔毒化腐生肌药
      • 收涩药
      • 攻毒杀虫止痒药
      • 止血药
      • 泻下药
      • 活血化瘀药
      • 消食药
      • 涌吐药
      • 清热药
      • 温里药
      • 理气药
      • 祛风湿药
      • 补虚药
      • 解表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 0

大枣

易中有益
2年前
大枣-千古倪师

名称

Chinese Date, Jujube

壶、木蜜、干枣、美枣、良枣、红枣、干赤枣、胶枣、南枣、白蒲枣、半官枣、刺枣。

  1. 干枣
  2. 美枣
  3. 良枣
  4. 红枣
  5. 枣子
  6. 干赤枣
  7. 胶枣
  8. 南枣
  9. 白蒲枣
  10. 半官枣
  11. 刺枣
  12. 枣
  13. 丹枣
  14. 大红枣

大枣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

甘;温

性状

果实椭圆形或球形,长2~3.5cm,直径1.5~2.5cm。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柄。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

大枣的效果

功效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

经脉

脾经;胃经

主治

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脏躁。

  • 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 ②《本草经集注》:煞乌头毒。
  • ③《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僻澼。
  • ④《药对》:杀附子、天雄毒。
  • ⑤孟诜:主补津液,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
  • ⑥《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劳损,除肠胃癣气。
  • ⑦《珍珠囊》:温胃。
  • ⑧李杲: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
  • ⑨《药品化义》:养血补肝。
  • ⑩《本草再新》: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治阴虚。
  • ⑾《中国药植图鉴》:治过敏性紫斑病、贫血及高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注意禁忌

  • 凡有湿痰、积滞、齿病、虫病者,均不相宜。
  • 《医学入门》:心下痞,中满呕吐者忌之。多食动风,脾反受病。
  • 《本草经疏》:小儿疳病不宜食,患痰热者不宜食。
  • 《本草汇言》:胃痛气闭者,蛔结腹痛及一切诸虫为病者,咸忌之。
  • 《随息居饮食谱》:多食患胀泄热渴,最不益人。凡小儿、产后及温热、暑湿诸病前后,黄疽、 肿胀长并忌之。

大枣的药方

  • ①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白术四两,干姜二两。鸡内金二两,熟枣肉半斤。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时,当点心,细嚼咽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益脾饼)
  • ②治反胃吐食:大枣一枚(去核),斑蝥一枚(去头翅)入内喂热,去蝥,空心食之,白汤下。(《纲目》)
  • ③补气:大南枣十枚,蒸软去核,配人参一钱,布包,藏饭锅内蒸烂,捣匀为丸,如弹子大,收贮用之。(《醒园录》枣参丸)
  • ④治中风惊恐虚悸,四肢沉重:大枣七枚(去核),青粱粟米二合。上二味以水三升半,先煮枣取一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圣济总录》补益大枣粥)
  • ⑤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大枣十枚,甘草三两,小麦一升。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 ⑥治咳:杏仁(苦杏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尖,熬),豉(淡豆豉)一百枚(熬令干),干枣四十枚(去核)。上三味台捣如泥,丸如杏核,含咽令尽。日七、八度,尽,更作。(盂诜《必效方》)
  • ⑦治悬饮: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渣,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平日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利之后,糜粥自养。(《金匮要略》十枣汤)
  • ⑧治虚劳烦闷不得眠:大枣二十枚,葱白七茎。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去滓顿服。(《千金方》)
  • ⑨治肺疽吐血并妄行:红枣(和核烧存性)、百药煎(煅)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三因方》二灰散)
  • ⑩治卒急心痛:乌梅一个,枣二个,杏仁(苦杏仁)七个。一处捣,男用酒、女用醋送下。(《海上方》)
  • ⑾治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红枣,每天吃三次,每次10只,至紫瘢全部消退为止。一般每人约需红枣一至二斤。(《上海中医药》(4):22,1962)
  • ⑿治走马牙疳:枣(去核、包信石,烧)、黄柏。同为末,布患处。(《海上方》)
  • ⒀治诸疮久不瘥:枣膏三升,水三斗,煮取一斗半,数洗取愈。(《千金方》》
  • ⒁治风沿烂眼:大黑枣二十个(去核),明矾末五分,和枣肉捣成膏,湿纸包。
  • ⒂治久患脾泻,脏腑虚滑,不进饮食 青州枣子去核,以木香掰破如枣核大,置枣中,十数枚,以水一盏,煮俟软熟。温嚼吃,以所煮汁送下。(《普济方》)
  • ⒃ 治小儿脓血痢,每日三二行 枣四颗肥干者,栀子四枚,干姜一分。上件药同烧为灰,细研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四服。(《圣惠方》必效方)
  • ⒄治喜怒伤肝,胸中菀结,或系呕血者 大枣五十枚(去核,焙,别捣),生地黄半斤(切,焙),阿胶(炙令燥),甘草(炙,锉)各三两。上四味,除大枣外,粗捣筛,再作一处捣匀。每服五钱匕, 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二夜一,不计时。(《圣济总录》大枣汤)
  • ⒅治伤中经脉急,上气咳嗽 枣二十枚,去核,以酥四两,微火煎,入枣肉中,滴尽酥。常含一枚,微微咽之。(《圣惠方》)
  • ⒆治口干 干枣肉三两,甘草(炙)、苦杏仁、乌梅各二两。上四味捣,以蜜和丸如枣核。含,以润差止。(《外台》引张文仲方)
  • ⒇治高血压 大枣10~15枚,鲜芹菜根60g。水煎服。(《延安地区中草药手册》)
  • (21)治眼生赤脉息肉,急痛不开,如芥在眼碜痛 大枣五枚(职肉),竹叶(淡竹叶)二握(洗),黄连(去须,捣末)半两。上三味,以水三盏,于铜器中,煎取一盏,澄滤极清,又煎取半盏,瓷器盛。旋取以铜箸点之。(《圣济总录》大枣膏子)
  • (22)疗耳聋目塞不闻声音香臭者 大枣(去皮、核)十五枚,蓖麻子(去皮)三百颗。二味和捣,绵裹塞耳鼻,日一次。(《食疗本草》)
  • (23)治重舌 用黑枣一个,去核留肉,包青矾一钱,火煨熟。取清水浓调,以笔蘸点舌下,数次即消。(《医方一盘珠》)
  • (24)治小儿口疮 小红枣,去核,入些微白矾,烧存性,为末 加入雄黄末、孩儿茶各一分,和匀搽之。先用荆芥煎汤洗口,后敷药立效。(《鲁府禁方》)

【食疗方】

1.大枣粥

大枣50克(去核),粟米100克,水适量。将枣煮烂,去渣投米,煮粥食用。

功效:可健脾益气,治惊恐虚悸。

2.白果枣粥

白果25克、红枣20枚、糯米50克。将白果、红枣、糯米共同煮粥即成。早、晚空腹温服。

功效 有解毒消肿等作用。

3.葱枣汤

大红枣20枚,葱白7根。大红枣洗净,用水泡发,葱白(连须)洗净备用。红枣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约20分钟后再入葱白,继续用文火煎熬10分钟即成。吃枣喝汤,早晚各服1次。

功效 安心神,益心气。主治用于心气虚的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4.参枣饮

原料 党参30克,大枣10枚。将党参、大枣洗净,加清水适量,浸渍2小时,煎煮40分钟,取汤温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健脾益胃,补气生血。

主治 脾胃气虚、饮食减少、大便稀溏;血虚所致面色萎黄、消瘦乏力等。

5.参枣米饭

党参10克,糯米250克,白糖50克。将党参、大枣放在砂锅内,加水泡发后煎煮30分钟左右,捞出党参、大枣,药液备用。将糯米洗净,放在大瓷碗中,加水适量,蒸熟后,扣在盘中,将党参、大枣摆在糯米饭上,药液加白糖,煎成浓汁后浇在枣饭上即成。可作早餐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主治体虚气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

6.百合红枣银杏羹

百合50克,红枣10枚,白果50克,牛肉300克,生姜两片,盐少许。 将新鲜牛肉用滚水洗干净之后,切薄片,备用。白果去壳,用水浸去外层薄膜,再用清水洗净,备用。 3.百合、红枣和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干净。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切两片,备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放入百合、红枣、白果和生姜片,改用中火煲百合至将熟,加入牛肉,继续煲至牛肉熟,即可放入盐少许,盛出即食。

功效:补血养阴,滋润养颜,润肺益气,止喘,涩精。

0
蜂蜜
上一篇
甘草
下一篇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

关注公众号 领取易学资料

聚合文章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倪海夏医案1272
倪海夏医案156
倪海夏医案58

推荐专题

65

倪师易经64卦

8

奇门遁甲

679

经方

统计

  • 0
  • 125

猜你喜欢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1年前
4,373 50

网传倪师弟子地址信息

2年前
3,743 18

细辛

2年前
2,840 5

藁本

2年前
2,500 1

联系我们

一群热爱传统五术文化的人在此相聚

我的伙伴

希望站 汉唐倪师(旧站) 道教图书库

栏目

山 医 命 相 卜 加群 打赏 免责声明 浏览记录
Copyright © 2001-2025 千古倪师. Designed by nicetheme. 豫ICP备20001100号-6 豫公网安备41032702000225号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中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搜索

  • 经方
  • 补益
  • 清热
  • 倪师易经64卦
  • 祛湿
  • 理血
  • 解表
  • 理气
  • 紫微斗数
  • 痈疡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