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倪师 千古倪师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和解剂
      • 固涩剂
      • 安神剂
      • 开窍剂
      • 治燥剂
      • 治风剂
      • 泻下剂
      • 消食剂
      • 涌吐剂
      • 清热剂
      • 温里剂
      • 理气剂
      • 理血剂
      • 痈疡剂
      • 祛暑剂
      • 祛湿剂
      • 祛痰剂
      • 补益剂
      • 解表剂
    • 中药
      • 下乳药
      • 利水渗湿药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安神药
      • 平肝潜阳药
      • 开窍药
      • 息风止痉药
      • 拔毒化腐生肌药
      • 收涩药
      • 攻毒杀虫止痒药
      • 止血药
      • 泻下药
      • 活血化瘀药
      • 消食药
      • 涌吐药
      • 清热药
      • 温里药
      • 理气药
      • 祛风湿药
      • 补虚药
      • 解表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 0

香橼

易中有益
2年前
香橼-千古倪师

名称

Citron Fruit

枸橼、钩缘干、香泡树、柑枸橼、香圆

  1. 钩缘干
  2. 柑枸橼
  3. 香泡树
  4. 枸橼
  5. 香圆
  6. 香元
  7. 香元皮
  8. 香橼皮
  9. 香橼片

香橼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成熟果实。9~10月采摘,晒干;或放2~3天,待果实表面略干时,切成厚片,晒干;亦有用绳穿起风干或低温烘干。

【原形态】

①枸橼(杨孚《异物志》)

又名:鉤缘子(《南方草木状》),香泡树、香橼柑。常绿小乔木,高2米左右。枝具短而硬的刺,嫩枝幼时紫红色,叶大,互生,革质;叶片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钝或钝短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锯齿;叶柄短而无翼,无节或节不明显。短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3~10朵丛生,有两性花及雄花之分,萼片5,合生如浅杯状,上端5浅裂;花瓣5,肉质,白色,外面淡紫色;雄蕊约30;雌蕊1,子房上部渐狭,花柱有时宿存。柑果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果顶有乳状突起,长径10~25厘米,横径5~10厘米,熟时柠檬黄色,果皮粗厚而芳香,瓤囊细小,12~16瓣,果汁黄色,味极酸而苦;种子10枚左右,卵圆形,子叶白色。花期4月。果期8~9月。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广东、广西栽培较多。

②香圆(苏轼《物类相感志》)

常绿乔木,高4~6米。茎枝光滑无毛,无短刺。叶互生,革质,具腺点,叶片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4.5厘米,两端渐尖,全缘或有波状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柄具阔翼,长0.8~2.5厘米,宽0.5~1.5厘米。花单生或簇生,有时成总状花序,芳香;花萼盆状,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白色,矩圆状倒卵形,表面有阴显的脉纹;雄蕊在25以上,着生于花盘的四周,花丝结合;子房上位,扁圆形,10~12室,每室有胚珠数枚,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柑果圆形,成熟时橙黄色,表面特别粗糙,果汁无色,味酸苦。花期4~5月。果期10~11月。分布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等地。

【生境分布】

  • 1.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皆有栽培。
  • 2.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有栽培。

性味

辛苦酸,温。

炮制

未切片者,打成小块;切片者润透,切丝,晾干。

性状

枸橼:为圆形或长圆形片,直径4~10cm,厚0.2~0.5cm。横切片外果皮黄色或黄绿色,边缘呈波状,散有凹入的油点;中果皮厚1~3cm,黄白色,有不规则的网状突起的维管束;瓤囊10~17室。纵切片中心柱较粗壮。质柔韧。气清香,味微甜而苦辛。

香圆:为类球形,半球形或圆片,直径4~7cm。表面黑绿色或黄棕色,密被凹陷的小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粗皱纹,顶端有花柱残痕及隆起的环圈,基部有果梗残基。 质坚硬。剖面或横切薄片,边缘油点明显;中果皮厚约0.5cm,瓤囊9~11室,棕色或淡红棕色,间或有黄白色种子。气香,味酸而苦。

古代《本草》所载的香橼多指枸橼而言,有时包括佛手在内。但目前商品香橼的来源,有枸橼与香圆二种,且产量以后者为大,使用亦较广。其幼果及近成熟果实,在少数地区亦作枳实、枫壳入药。

香橼的效果

功效

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成熟果实。 主治胃痛胀满,痰饮咳嗽气塑,呕哕少食。

经脉

入肝经、肺经、脾经。

主治

理气,舒郁,消痰,利膈。治胃痛胀满,痰饮咳嗽气塑,呕哕少食。

  • ①《本草拾遗》:去气,除心头痰水。
  • ②《饮膳正要》:下气,开胸膈。
  • ③《本草通玄》:理上焦之气,止呕逆,进食,健脾。
  • ④《本经逢原》:治咳嗽气壅。
  • ⑤《医林纂要》:治胃脘痛,宽中顾气,开郁。
  • ⑥《本草再新》:平肝舒郁,理肺气,通经利水,治腰脚气。
  • ⑦《本草求原》:除久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注意禁忌

阴虚血燥及孕妇气虚者慎服。

香橼的药方

  • ①治鼓胀:陈香橼一枚(连瓤),大核桃仁二枚(连皮),缩砂仁二钱(去膜)。各煅存性为散,砂糖拌调。空心顿服。(《本经逢原》)
  • ②治嗽:香橼(去核)薄切作细片,以时酒同入砂瓶内,煮令熟烂,自昏至五更为度,用蜜拌匀。当睡中唤起,用匙挑服。(《养疴漫笔》)
  • ③治气逆不进饮食或呕哕:陈极香橼二个,真川贝母三两(去心),当归一两五钱(炒黑),白通草(烘燥)一两,陈西瓜皮一两,甜桔梗三钱。共研细末,用白檀香劈碎煎浓汁泛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开水送下。大虚者酌用。(《梅氏验方新编》香橼丸)
  • ④鲜香橼一两个,切碎放在有盖的碗中,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隔水蒸数小时,以香橼稀烂为度,每服一匙,早晚各一次,有化痰、行气、止咳、平喘之效。
  • ⑤盐渍香橼:香缘切片,于通风处晾干,用适量食盐腌渍放入玻璃瓶或瓷罐中备用。每用10~20克,用开水冲至咸淡适宜为度时服用。有行气,止痛,健胃,化食作用。适用于胃痛,腹痛,气痛,食滞胃胀痛等症。
  • ⑥鲜香缘12~15克(干品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可治肝痛,胃气痛。
  • ⑦陈香缘30克(焙干),花椒、小茴香各12克,共研细末,每次服3克,每日两次,温开水送服,治胃痛胸闷,消化不良。
  • ⑧治三日疟 陈香橼一枚,去顶皮,入研细明雄黄,同内火中煅之,取出研极细。每服七分,干咽下,不用水。(《华陀神医秘传》)
  • ⑨治头风 香橼不拘新旧一枚(切开),鸭蛋一枚(煮熟,切两半),塞入香橼内。每边包在太阳穴上,得热即愈。(《串雅外编》)

0
藻药散
上一篇
苹果皮
下一篇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

关注公众号 领取易学资料

聚合文章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倪海夏医案1272
倪海夏医案156
倪海夏医案58

推荐专题

65

倪师易经64卦

8

奇门遁甲

679

经方

统计

  • 4
  • 854

猜你喜欢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1年前
4,354 50

网传倪师弟子地址信息

1年前
3,730 18

细辛

2年前
2,834 5

藁本

2年前
2,495 1

联系我们

一群热爱传统五术文化的人在此相聚

我的伙伴

希望站 汉唐倪师(旧站) 道教图书库

栏目

山 医 命 相 卜 加群 打赏 免责声明 浏览记录
Copyright © 2001-2025 千古倪师. Designed by nicetheme. 豫ICP备20001100号-6 豫公网安备41032702000225号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中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搜索

  • 经方
  • 补益
  • 清热
  • 倪师易经64卦
  • 祛湿
  • 理血
  • 解表
  • 理气
  • 紫微斗数
  • 痈疡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