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倪师 千古倪师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和解剂
      • 固涩剂
      • 安神剂
      • 开窍剂
      • 治燥剂
      • 治风剂
      • 泻下剂
      • 消食剂
      • 涌吐剂
      • 清热剂
      • 温里剂
      • 理气剂
      • 理血剂
      • 痈疡剂
      • 祛暑剂
      • 祛湿剂
      • 祛痰剂
      • 补益剂
      • 解表剂
    • 中药
      • 下乳药
      • 利水渗湿药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安神药
      • 平肝潜阳药
      • 开窍药
      • 息风止痉药
      • 拔毒化腐生肌药
      • 收涩药
      • 攻毒杀虫止痒药
      • 止血药
      • 泻下药
      • 活血化瘀药
      • 消食药
      • 涌吐药
      • 清热药
      • 温里药
      • 理气药
      • 祛风湿药
      • 补虚药
      • 解表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 0

玉米须

易中有益
2年前
玉米须-千古倪师

玉米须-千古倪师

玉米须-千古倪师

名称

Corn Stigma

玉麦须、玉蜀黍蕊、棒子毛

  1. 玉蜀黍蕊
  2. 玉麦须
  3. 棒子毛
  4. 苞米须
  5. 玉蜀黍须
  6. 苞谷须
  7. 包谷须

玉米须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于玉米成熟时采收,摘取花柱,晒干。

【原形态】

玉蜀黍,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粗壮,直立,高1-4m,通常不分枝,基部节处常有气生根。叶片宽大,线状披针形,边缘呈波状皱折,具强壮之中脉。在秆顶着生雄性开展的圆锥花序;雄花序的分枝三棱状,每节有2雄小穗,1无柄,1有短柄;每1雄小穗含2小花,颖片膜质,先端尖;外稃及内稃均透明膜质;在叶腋内抽出圆柱状的雌花序,雌花序外包有多数鞘状苞片,雌小穗密集成纵行排列于粗壮的穗轴上,颖片宽阔,先端圆形或微凹,外稃膜质透明。花、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喜高温。
  •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性味

味甘;淡;性平

性状

本品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完整者长至30mm,直径约0.5mm,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柱头2裂,叉开,长至3mm,质柔软。以柔软、有光泽者为佳。

玉米须的效果

功效

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 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

经脉

肾经;胃经;肝经;胆经

主治

利尿消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

  • ①《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 ②《岭南采药录》: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频服。
  • ③《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药。
  •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治鼻血、红崩。
  • ⑤《河北药材》:治水肿性脚气。
  • ⑥《浙江民间草药》:开胃,平肝,祛风。
  • ⑦《四川中药志》:清血热,利小便。治黄疸,风热,出疹,吐血及红崩。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90g;或烧存性研末。
  • 外用:适量,烧烟吸入。

注意禁忌

煮食去苞须;不作药用时勿服。

玉米须的药方

  • ①治水肿:玉蜀黍须二两。煎水服,忌食盐。(《贵阳市秘方验方》)
  • ②治肾脏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分量不拘,煎浓汤,频服。(《贵阳市秘方验方》)
  • ③治肝炎黄疸:玉米须、金钱草、满天星、郁金、茵陈,煎服。
  • ④治劳伤吐血:玉米须。小蓟,炖五花肉服。
  • ⑤治吐血及红崩:玉米须,熬水炖肉服。
  • ⑥治风疹块(俗称风丹)和热毒:玉米须烧灰,兑醪糟服。(③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 ⑦治糖尿病
    • ㈠玉米须60g,薏苡(薏苡仁)、绿豆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 ㈡玉米须30g,黄芪30g,山药30g,木根皮12g,天花粉15g,麦冬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 ⑧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玉米须、西瓜皮、香蕉。煎服。(《四川中药志》)
  • ⑨治脑漏:玉蜀黍须晒干,装旱烟筒上吸之。(《浙江民间草药》)
  • ⑩治急性肾炎 玉米须60g,西瓜皮30g,蝼蛄7个,生地黄15g,肉桂1.5g。水煎服,隔日1剂,连服4~5剂,症状消退后,服济生肾气丸,每日2次,每日6~9g。(《全国中草药汇编》)
  • ⑾治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 玉米须30~60g,冬瓜子15g,赤豆(赤小豆)30g。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食物中药与便方》)
  • ⑿治尿道感染 玉米须15g,金钱草45g,萆薢30g。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 ⒀治尿血 玉米须30g,荠菜花15g,白茅根18g。水煎去渣,1日2次分服。
  • ⒁治高血压,伴鼻衄、吐血 玉米须、香蕉皮各30g,黄栀子9g。水煎冷却后服。(13~14方出自《食物中药与便方》)
  • ⒂治急慢性肝炎 玉米须、太子参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眼。有黄疸者加茵陈同煮服;慢性者加锦鸡儿根(或虎杖根)30g同煎服。
  • ⒃治胆石症(肝胆管及总胆管泥沙状结石,或胆道较小的结石在静止期者) 玉米须、芦根各30g,茵陈15g。水煎服,每日1剂。(15~16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 ⒄治慢性副鼻窦炎 玉米须晒干、切丝,与当归尾干粉混合,入烟斗燃点吸烟,每日5~7次,每次1~2烟斗。
  • ⒅预防习惯性流产 在怀孕以后,每日取1个玉米的玉米须煎汤代饮,至上次流产的怀孕月份,加倍用量,服至足月时为止。(17~18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0
四苓散
上一篇
五苓散
下一篇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

关注公众号 领取易学资料

聚合文章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倪海夏医案1272
倪海夏医案156
倪海夏医案58

推荐专题

65

倪师易经64卦

8

奇门遁甲

679

经方

统计

  • 1
  • 684

猜你喜欢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1年前
4,352 50

网传倪师弟子地址信息

1年前
3,729 18

细辛

2年前
2,833 5

藁本

2年前
2,495 1

联系我们

一群热爱传统五术文化的人在此相聚

我的伙伴

希望站 汉唐倪师(旧站) 道教图书库

栏目

山 医 命 相 卜 加群 打赏 免责声明 浏览记录
Copyright © 2001-2025 千古倪师. Designed by nicetheme. 豫ICP备20001100号-6 豫公网安备41032702000225号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中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搜索

  • 经方
  • 补益
  • 清热
  • 倪师易经64卦
  • 祛湿
  • 理血
  • 解表
  • 理气
  • 紫微斗数
  • 痈疡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