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倪师 千古倪师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和解剂
      • 固涩剂
      • 安神剂
      • 开窍剂
      • 治燥剂
      • 治风剂
      • 泻下剂
      • 消食剂
      • 涌吐剂
      • 清热剂
      • 温里剂
      • 理气剂
      • 理血剂
      • 痈疡剂
      • 祛暑剂
      • 祛湿剂
      • 祛痰剂
      • 补益剂
      • 解表剂
    • 中药
      • 下乳药
      • 利水渗湿药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安神药
      • 平肝潜阳药
      • 开窍药
      • 息风止痉药
      • 拔毒化腐生肌药
      • 收涩药
      • 攻毒杀虫止痒药
      • 止血药
      • 泻下药
      • 活血化瘀药
      • 消食药
      • 涌吐药
      • 清热药
      • 温里药
      • 理气药
      • 祛风湿药
      • 补虚药
      • 解表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 0

芫花

易中有益
2年前
芫花-千古倪师

名称

Lilac Daphne Flower Bud,Flower bud of Lilac Daphne

芫、去水、赤芫、败花、毒鱼、杜芫、头痛花、闷头花、老鼠花、闹鱼花、棉花条、大米花、芫条花、地棉花、九龙花、芫花条、癞头花、南芫花、毒老鼠花、紫金花

  1. 闷头花
  2. 老鼠花
  3. 闹鱼花
  4. 醋芫花
  5. 棉花条
  6. 大米花
  7. 芫条花
  8. 芫
  9. 去水
  10. 赤芫
  11. 败花
  12. 毒鱼
  13. 杜芫
  14. 头痛花
  15. 地棉花
  16. 九龙花
  17. 芫花条
  18. 癞头花
  19. 南芫花
  20. 毒老鼠花
  21. 紫金花

芫花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 et Zucc.的干燥花蕾,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原形态】

芫花,直立落叶灌木,高达1m。根长者可达10cm,主根直径0.6-1.5cm,有分歧,外表黄棕色至黄褐色;根皮富韧性。茎直径至1cm,暗棕色;枝细长,褐紫色,幼时密生绢状短柔毛。叶对生,间或互生;有短柄,长约1mm,被短柔毛;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2.5-5cm,宽0.8-2cm,稍带革质,先端尖,全缘,幼时叶之两面流生绢状短柔毛,以脉上为密,老则渐脱。花淡紫色,腋生,先叶开放,通常3-7朵生叶腋间短梗上,以枝端为多;花两性,无花瓣;花被管细长,长约1cm,密被绢状短柔毛,先端4裂,裂片卵形,长不及1cm;雄蕊8,2轮,着生于花被管上,不具花丝;雌蕊1,子房上位,1室,花柱极短或缺如,柱头头状。核果革质,白色。种子1颗,黑色。花期3-4月,果期5月。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山坡或栽培于庭园。
  •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河北、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

辛苦,温,有毒。

炮制

  • 芫花:拣净杂质,筛去泥土。
  • 醋芫花:取净芫花,加醋拌匀,润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醋吸尽,呈微黄色,取出,晾干。(每芫花100斤,用醋25斤)

性状

干燥花蕾呈弯曲或稍压扁的棒锤状,长约1厘米,直径约0.3厘米,常单朵或3~7朵成簇。上端稍膨大,裂为4片,淡黄棕色,下端较细,灰棕色,密布白色绒毛。花心较硬,呈紫红色。全花质软。气微香,久嗅能致头痛,味微甘。嚼之有辣感。以花蕾多而整齐。淡紫色者为佳。

芫花的效果

功效

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干燥花蕾。 用于喘咳,痛引胸胁,心下痞硬,水肿胀满,头疮,白秃,顽癣。

经脉

入肺经、脾经。

主治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用于喘咳,痛引胸胁,心下痞硬,水肿胀满,头疮,白秃,顽癣。

  •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鬼疟,疝瘕,痈肿。
  • ②《别录》: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
  • ③《药性论》:治心腹胀满,去水气,利五脏寒痰,涕唾如胶者。主通利血脉,治恶疮风痹湿,一切毒风,四肢挛急,不能行步,能泻水肿胀满。
  • ④《日华子本草》:疗嗽,瘅疟。
  • ⑤《纲目》:治水饮痰辩,胁下痛。
  • ⑥《本草原始》:煎汁渍丝线,系痔易落,(并能)系瘤。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g;研末服0.6~1g,每日1次。
  • 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注意禁忌

体质虚弱及孕妇禁服。不宜与甘草同用。

芫花的药方

  • ①治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其人絷絷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芫花(熬),甘遂、大戟。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飘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 利后,糜粥自养。(《伤寒论》十枣汤)
  • ②治卒得咳嗽:芫花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以枣十四枚,煎令汁尽,一日一食之,三日讫。(《补缺肘后方》)
  • ③ 治水病通身微肿,腹大,食饮不消:芫花(微炒),甘遂(微炒),大黄(锉碎、醋炒拌干)、葶苈子(炒令紫色)各一两,巴豆(去心,皮,麸炒,研出油尽)四十枚。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饮下三丸,不知,稍增至五丸,以知为度。(《圣济总录》小消化丸)
  • ④治蛊胀:枫壳、芫花各等分。上用酽醋浸芫花透,将醋再煮枳壳烂,擂芫花末,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数丸,温白汤送下。(《普济方》枳壳丸)
  • ⑤治时行毒病七、八日,热积聚胸中,烦乱欲死:芫花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渍故布薄胸上。不过三薄,热即除,当温暖四肢护厥逆也。(《千金方》凝雪汤)
  • ⑥治疟母弥年,经吐、汗、下,荣卫亏损,邪气伏藏胁间,结为癥癖,腹胁坚痛:芫花(炒),朱砂(研)各等分。为末,炼蜜丸,如小豆。每服十丸,浓煎枣汤下,下后即与养胃汤。(《仁斋直指方》消癖丸)
  • ⑦治痈:芫花为末,胶和如粥敷之。(《千金方》)
  • ⑧ 治急性乳腺炎,兼治深部脓肿:芫花二钱至一两,鸡蛋三至五个。二味同煮,蛋熟后剥去壳,刺数小洞放入再煮,至蛋发黑为度,吃蛋喝汤,每天一至二次,每次一 至二个。服后有头昏、恶心者,可吃蛋不喝汤。如反应甚者,以菖蒲煎服解之。孕妇忌服。勿与甘草同服。(《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 ⑨治白秃头疮:芫花末,猪脂和涂之。(《集效方》)
  • ⑩治牙痛,诸药不效者:芫花碾为末,擦痛处令热。(《魏氏家藏方》芫花散)
  • ⑾治小瘤:先用甘草煎膏,笔蘸妆瘤傍四围,干后复妆,凡三次,然后以药:大戟、芫花、甘草(等分),上为末,米醋调,别笔妆敷其中,不得近著甘草处。次日缩小,又以甘草膏壮小晕三次,中间仍用大戟、芫花、甘草如前法,自然焦缩。(《世医得效方》)
  • ⑿治心痛有虫:芫花一两(蜡炒),雄黄一钱。为末,每服一字,温醋汤下。(《乾坤生意》)
  • ⒀治诸般气痛:芫花(醋煮)半两,延胡索(炒)一两半。为末,每服一钱。疟疾,乌梅汤下;妇人血气痛,当归酒下;诸气痛,香附汤下;小肠气痛,茴香汤下。(《仁存堂经验方》)
  • ⒁治酒疸,心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斑黄黑,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芫花、椒目等分。烧末,服半钱,日一两遍。(《补块肘后方》)
  • ⒂治一切菌毒:芫花生研,新汲水服一钱,以利为度。(《世医得效方》)
  • ⒃治妇人积年血气癥块结痛:芫花一两(醋拌炒令干),当归一两(锉,微炒),桂心一两,上药,捣罗为末,以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热酒下十丸。(《圣惠方》)
  • ⒄突发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必愈。
  • ⒅咳嗽有痰。用芫花一两(炒),加水一升,煮开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每服约一个枣子大的量。忌食酸咸物。
  • ⒆干呕胁痛(伤寒有时头痛,心下痞满,痛引两胁,干呕短气,汗出而不恶寒)。用芫花(熬过)、甘遂、大戟,等分为末。以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后,去渣纳药。体壮者服一钱,弱者半钱,清晨服下。能下泻则病除,否则次晨再服药。此方名十枣汤。
  • ⒇水肿。用上方(十枣汤)加大黄、甘草五物各一两,大枣十枚,同煮,如法服。另方:药中再加硭硝一两。
  • (21)久疟,腹胁坚痛。用芫花(炒)二两,朱砂五钱,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枣汤送下。
  • (22)水盅胀满。用芫花、枳壳等分,先以醋把芫花煮烂,再加可枳壳煮烂,一起捣匀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送下。
  • (23)子宫结块,月经不通。用芫花根三两,锉细,炒黄,研为末。每服一钱,桃仁煎汤调下。泻下恶物即愈。
  • (24)牙痛难忍,诸药不效。用芫花末擦牙令热。痛定后,以温水漱口。
  • (25)痈肿初起。用芫花末和胶涂搽。
  • (26)痔疮。用芫根一把,捣烂,慢火煎成膏,将丝线于膏内度过,以线系痔,当有微痛的感觉。等痔疮干落后,即以纸捻蘸膏纳入肛门中,可以便痔疮断根。另方:只捣汁浸线一夜即用,不必熬膏。
  • (27)治时气饮水过多,心下痞硬痛 芫花半斤,以醋拌令匀,浥浥以慢火炒热,用帛裹熨之,冷即更炒,以效为度。(《圣惠方》)
  • (28)治痰冷不消,结成癖块,胸胁胀痛 芫花一两(醋拌炒令干),硝石半两,半夏一两(汤洗七次去滑)。上为末,生姜汁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空心温酒下十丸。(《普济方》)
  • (29)治大小便不利 芫花(炒)、滑石(碎)各半两,大黄(锉炒)三分。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葱汤下。(《圣济总录》芫花丸)
  • (30)治上气呕吐不止 芫花一两(醋炒),肉豆蔻(去壳,锉)、槟榔(锉)各一枚。上三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一钱匕,煨葱白一寸,温酒调下。(《圣济总录》芫花散)
  • (31)治三十年咳 芫花二两,干姜三两(末之)。上二味,以水五升煮芫花,取三升,去滓,内姜末,加蜜一升,合煎之如糜。一服如半枣,日三。不知,加之。一方不用干姜,取芫花汁蜜和煎令可丸,服如梧子三丸,曰三。(《外台》引《深师方》芫花煎)
  • (32)治实喘 芫花(不以多少,米醋浸一宿,去醋,炒令焦黑,为细末)、大麦曲二味等分。和令极匀,以浓煎柳枝酒调下立定。(《百一选方》)
  • (33)治胁痛如打 芫花、菊花等分,踯躅花半斤。布囊贮,蒸令热,以熨痛处,冷复易之。(《肘后方》)
  • (34)治卒心痛连背,背痛彻心,心腹并懊痛,如鬼所刺,绞急欲死者 芫花十分,大黄十分。上两味捣,下筛。取四方寸匕,著二升半苦酒中合煎,得一升二合,顿服尽,须臾当吐,吐便愈。老小从少起。此疗强食人良,若虚冷心痛,恐未别可服。(《外台》引张文仲方)
  • (35)治妇人血气冲心欲死 芫花三钱,吴茱萸五两。上为末,炒姜酒下。(《普济方》)
  • (36)治产后恶血,(疒亏)痛极甚 芫花一两(醋拌炒令黑),灶突墨一两。上件药同研令细,以醋煮曲末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五丸。(《圣惠方》)
  • (37)治蛲虫 芫花、狼牙、雷丸、[[桃仁](去皮、尖)。上四味捣散。宿勿食,平旦以饮服方寸匕,当下虫。(《外台》引范汪方芫花散)
  • (38)治痔疾肛门边肿硬痒痛不可忍 芫花三两,风化石灰三两,灶实内黑煤二两。上件药捣罗为末,分作两分。于铫子内点醋炒,候稍热,以帛裹熨之,冷则再换,自然肿消,痒痛俱息。(《圣惠方》)

0
大桂汤
上一篇
桂枝生姜枳实汤
下一篇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

关注公众号 领取易学资料

聚合文章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倪海夏医案1272
倪海夏医案156
倪海夏医案58

推荐专题

65

倪师易经64卦

8

奇门遁甲

679

经方

统计

  • 0
  • 72

猜你喜欢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1年前
4,360 50

网传倪师弟子地址信息

2年前
3,732 18

细辛

2年前
2,837 5

藁本

2年前
2,497 1

联系我们

一群热爱传统五术文化的人在此相聚

我的伙伴

希望站 汉唐倪师(旧站) 道教图书库

栏目

山 医 命 相 卜 加群 打赏 免责声明 浏览记录
Copyright © 2001-2025 千古倪师. Designed by nicetheme. 豫ICP备20001100号-6 豫公网安备41032702000225号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中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搜索

  • 经方
  • 补益
  • 清热
  • 倪师易经64卦
  • 祛湿
  • 理血
  • 解表
  • 理气
  • 紫微斗数
  • 痈疡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