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倪师 千古倪师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和解剂
      • 固涩剂
      • 安神剂
      • 开窍剂
      • 治燥剂
      • 治风剂
      • 泻下剂
      • 消食剂
      • 涌吐剂
      • 清热剂
      • 温里剂
      • 理气剂
      • 理血剂
      • 痈疡剂
      • 祛暑剂
      • 祛湿剂
      • 祛痰剂
      • 补益剂
      • 解表剂
    • 中药
      • 下乳药
      • 利水渗湿药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安神药
      • 平肝潜阳药
      • 开窍药
      • 息风止痉药
      • 拔毒化腐生肌药
      • 收涩药
      • 攻毒杀虫止痒药
      • 止血药
      • 泻下药
      • 活血化瘀药
      • 消食药
      • 涌吐药
      • 清热药
      • 温里药
      • 理气药
      • 祛风湿药
      • 补虚药
      • 解表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 0

熊胆

易中有益
2年前
熊胆-千古倪师

熊胆-千古倪师

名称

Bear Gall

狗熊胆、黑瞎子胆

  1. 狗熊胆
  2. 黑瞎子胆
  3. 铁胆
  4. 铜胆
  5. 金胆
  6. 菜花胆
  7. 墨胆
  8. 真熊胆

熊胆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一般于冬季捕捉,捕获后,剖腹取胆,割时先将胆口扎紧,割取后小心剥去胆囊外附着的油脂,用木板夹扁,悬挂于通风处阴干,或置石灰缸中干燥。不宜晒干或烘干,以防腐臭。

性味

苦,寒。

炮制

去净皮膜,研成细末用。

性状

干燥胆囊呈长扁卵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长10~20厘米,宽5~8厘米。表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显光泽,有皱褶,囊皮薄,迎光视之,上部常呈半透明。质坚硬,破开后,断面纤维性。囊内藏有干燥胆汁,习称胆仁,呈块状、颗粒状、粉末状或稠膏状。

有光泽,颜色不一,金黄色透明光亮如琥珀,质松脆,味苦回甜者习称金胆或铜胆;黑色、质坚而脆或呈稠膏状者,习称墨胆或铁胆;黄绿色、光亮较差、质亦较脆者,习称菜花胆。气微清香或微腥,入口溶化,味极苦,清凉而不粘牙。以个大、胆仁金黄色、明亮、味苦回甜者为佳。以云南所产的云胆品质最优;黑龙江、吉林所产的东胆产量最大。

熊胆的效果

功效

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 主治热黄,暑泻,小儿惊痼,疳疾,蛔虫痛,目翳,喉痹,鼻蚀,疔痔恶疮。

经脉

入肝经、胆经、脾经、胃经。

主治

清热,镇痉,明目,杀虫。治热黄,暑泻,小儿惊痼,疳疾,蛔虫痛,目翳,喉痹,鼻蚀,疔痔恶疮。

  • ①《药性论》: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
  • ②《唐本草》: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利,疳匿心痛。
  • ③《日华子本草》:治疳疮,耳鼻疮,及诸疳疾。
  • ④《医学入门》:点眼去翳开盲。涂恶疮、痔瘘。
  • ⑤《纲目》: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
  • ⑥《本草述》:治喉痹。
  • ⑦《本草求原》:治蓄血,血淋。
  • ⑧《随息居饮食谱》:治疔疽。

用法用量

  • 内服:入丸散,0.2~0.5g。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点眼。

注意禁忌

  • ①《药性论》:恶防己、地黄。
  • ②《本经逢原》:凡实热之证,用之咸宜,苟涉虚象,便当严禁。

熊胆的药方

  • ①治小儿惊痫瘈疭:熊胆二大豆许,和乳汁及竹沥服。并得去心中诞。(《食疗本草》)
  • ②治小儿一切疳疾,心腹虚胀,爱食泥土,四肢壮热:熊胆一钱(研),麝香半钱(研),壁虎一枚(去头、足、尾,面裹煨熟,研),黄连(去须,取末)一钱。上同研极细,以蟾酥和丸,黍米大。每服五丸,米汤送下。量大小加减,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熊胆麝香丸)
  • ③治疳羸瘦:熊胆、使君子仁各等分。研细,放入瓷器中,蒸熔,宿蒸饼,就丸麻子大。米饮送下二十丸,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熊胆丸)
  • ④治小儿奶疳黄瘦,体热心烦:熊胆一分,青黛半两,蟾酥半两,黄连末半两,牛黄一分。上药,都研如粉,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
  • ⑤治蛔心痛:熊胆如大豆,和水服。(《外台》)
  • ⑥治目赤障翳:熊胆少许。化开,入冰片一、二片,铜器点之。或泪痒,加生姜粉些须。(《齐东野语》熊胆丸)
  • ⑦治五痔十年不瘥:涂熊胆,取瘥止。(《千金方》)
  • ⑧治风虫牙痛:熊胆三钱,冰片四分。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搽患处。(《摄生众妙方》)
  • ⑨治小儿疳疮蚀鼻:熊胆半分。以汤化,调涂于鼻中。(《圣惠方》)

0
芍药汤
上一篇
桔梗汤
下一篇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

关注公众号 领取易学资料

聚合文章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倪海夏医案1272
倪海夏医案156
倪海夏医案58

推荐专题

65

倪师易经64卦

8

奇门遁甲

679

经方

统计

  • 7
  • 736

猜你喜欢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1年前
4,353 50

网传倪师弟子地址信息

1年前
3,730 18

细辛

2年前
2,834 5

藁本

2年前
2,495 1

联系我们

一群热爱传统五术文化的人在此相聚

我的伙伴

希望站 汉唐倪师(旧站) 道教图书库

栏目

山 医 命 相 卜 加群 打赏 免责声明 浏览记录
Copyright © 2001-2025 千古倪师. Designed by nicetheme. 豫ICP备20001100号-6 豫公网安备41032702000225号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中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搜索

  • 经方
  • 补益
  • 清热
  • 倪师易经64卦
  • 祛湿
  • 理血
  • 解表
  • 理气
  • 紫微斗数
  • 痈疡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