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倪师 千古倪师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和解剂
      • 固涩剂
      • 安神剂
      • 开窍剂
      • 治燥剂
      • 治风剂
      • 泻下剂
      • 消食剂
      • 涌吐剂
      • 清热剂
      • 温里剂
      • 理气剂
      • 理血剂
      • 痈疡剂
      • 祛暑剂
      • 祛湿剂
      • 祛痰剂
      • 补益剂
      • 解表剂
    • 中药
      • 下乳药
      • 利水渗湿药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安神药
      • 平肝潜阳药
      • 开窍药
      • 息风止痉药
      • 拔毒化腐生肌药
      • 收涩药
      • 攻毒杀虫止痒药
      • 止血药
      • 泻下药
      • 活血化瘀药
      • 消食药
      • 涌吐药
      • 清热药
      • 温里药
      • 理气药
      • 祛风湿药
      • 补虚药
      • 解表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 0

秋石

易中有益
2年前
秋石-千古倪师

名称

Depositum Urinae Praeparatum, Urine Deposit Preparation

秋丹石、秋冰、淡秋石、秋石丹

  1. 秋冰
  2. 秋石丹
  3. 秋丹石
  4. 淡秋石

秋石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人中白和食盐的加工品。古代亦有用人尿、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制成。

【生境分布】

主产华东。

性味

咸,寒。

炮制

有淡秋石和咸秋石二种。

  • 淡秋石:取漂净晒干的人中白,研成粉末,加白及浆水作辅料,拌和后,用模型印成小方块,晒干。
  • 咸秋石:取食盐加洁净泉水煎煮,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发,干燥成粉霜,称为秋石霜。再将秋石霜放在有盖的瓷碗内,置炉火上煅二小时,冷却后即凝成块状固体。

1.叶梦得《水云录》:世之炼秋石者,但得火炼之法,此药须兼阴阳二炼,方为至药。阳炼法,用人尿十余石,各用木桶盛,每石入皂荚汁一碗,竹杖急搅百千下,候澄,去清留垽,并作一桶,如前搅澄,取浓汁一、二斗,滤净,入锅熬干,刮下捣细,再以清汤煮化,筲箕铺纸淋过再熬,如此数次,直待色白如雪方止,用沙盒固济,火煅成质,倾出,如药未成,更煅一、二次,候色如莹玉,细研,入沙盒内固济,顶火养七昼夜,取出摊土上,去火毒,为末。阴炼法,用人尿四、五石,以大缸盛,入新水一半,搅千回,澄定,去清留垽,又入新水搅澄,直候无臭气,澄下如腻粉,方以曝干,刮下再研,以男儿乳和如膏,烈日晒干,如此九度,为末。

2.《本草蒙筌》:秋时聚童溺,每溺一缸,投石膏末七钱,桑条搅混二次,过半刻许,其精英渐沉于底,清液白浮于上,候其澄定,将液倾流,再以别溺满搀如前,投末混搅,倾上留底,俱勿差违。待溺搀完,清液倾尽,方入秋露水一桶于内,亦以桑条搅之,水静,再倾,如此数度,滓秽洗涤,污味咸除,制毕,重纸封面,灰参待干成有坚凝,囫囵取出。其英华之轻清者自浮结面上,质白。原石膏末并余滓之重浊者,并沉聚底下,质缁而黯,面者留用,底者刮遗。若复入罐固封,文火锻炼半刻,色虽白甚,性却变温,终不及晒者优也。

3.《本经逢原》:阴收秋石法,将铅球大小数十枚,俱两片合成,多钻孔眼,入尿桶中浸,每日倾去宿尿,换溺浸之。经秋收取,置铅罐藏之。阳炼秋石,将草鞋数百双,旧者尤佳,长流水漂晒七日,去黄色,浸尿桶中,日晒夜浸,一月许,曝干,烈日中烧灰,须频挑拨令烧尽,滚汤淋汁澄数日,锅内烧干,重加雨水煮溶,篾箉纸数重,滤净再澄,半月余,银缶器内煮干,色白如霜。铅罐收之。又阳炼法,以童子小便,入锅熬干,其锅先烧通红,香油熬过洗净,则不粘滞伤锅,初如油脚,入阳城罐或小铁釜中。煅通红,用热水溶化,置有嘴壶中,将草掩塞壶口,徐徐倾出,下以竹箉衬纸滤清,再以文火收干,铅罐收之,则不溶化。

性状

为粉状集合体。呈小方块形或扁圆形,有的常印有红色淡秋石字样,直径1.5-2.2cm。白色或灰白色,表面平坦而不光滑;无光泽,不透明。质硬脆,易砸碎,断面粉状,不平坦。气微,味淡。本品不溶于水。以块整、干燥、无咸臭味者为佳。淡秋石(《本经逢原》)多为灰白色或淡红色小方块,表面不甚光滑,无光泽。质硬而脆。味淡。以块整、干燥、无咸臭味者为佳。

秋石的效果

功效

为人中白和食盐的加工品。 主治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噎食反胃,遗精,白浊,膏淋,妇女赤白带下。

经脉

入肺经、肾经。

主治

滋阴降火。治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噎食反胃,遗精,白浊,膏淋,妇女赤白带下。

  • ①《本草蒙筌》:滋肾水,养丹田,安和五脏,润泽三焦,消咳逆稠痰,退骨蒸邪热,积块软坚,明日清心。
  • ②《医学入门》:治羸弱久嗽,眼昏头眩,腹胀喘满,腰膝酸疼,遗精白浊。
  • ③《纲目》:治虚劳冷疾,小便遗数。
  • ④《本草备要》:滋阴降火。
  • ⑤《本经逢原)):能滋阴降火而不伤胃,补益下元真火,散瘀血,助阴精,降邪火,归真阳,止虚热嗽血,骨蒸劳瘵。
  • ⑥《现代实用中药》:内服多用淡秋石,应用于口腔及喉头慢性诸炎症。咸秋石多作口腔咽喉疮之外用药。

用法用量

  • 内服:入丸、散,4.5~9克。
  • 外用:研末撒。

注意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服。

秋石的药方

  • ①治男子妇人虚劳瘦:秋石一两,干山药一两。研末,别以酒调山药为糊,丸如梧桐子大,又以干山药为衣。每服二十丸,温酒米饮任下。(《洪氏集验方》)
  • ②补肾水,治虚劳:真秋石十两,白茯苓四两,莲子肉四两,山药四两,小茴香二两。酒丸,空心米饮下。女子加生地黄二两,熟地黄四两,川芎三两。大枣肉为丸。(《何氏济生论》秋石丹)
  • ③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气,遗精、小便数:秋石、白茯苓各四两,莲子肉、芡实各二两。为末,蒸枣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盐汤下三十丸。(《永类钤方》秋石四精丸)
  • ④治白浊遗精:秋石一两,白茯苓五钱,菟丝子(炒)五钱。为末,用百沸汤一盏,井华水一盏,煮糊丸梧于大。每服一百丸,盐汤下。(《郑氏家传方》秋石交感丹)
  • ⑤治浊气干清,精散而成膏淋,黄白赤黯,如肥膏蜜油之状:秋石、鹿角胶(炒)、桑螵蛸(炙)各半两,白茯苓一两。为末,糕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参汤下。(《仁斋直指方》秋石丸)
  • ⑥治赤白带下:真秋石研末,蒸枣肉捣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醋汤下。(《摘元方》)
  • ⑦治噎食反胃:秋石,每用一钱,白汤下。(《医方摘要》)

0
阑尾清化汤
上一篇
复方大承气汤
下一篇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

关注公众号 领取易学资料

聚合文章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倪海夏医案1272
倪海夏医案156
倪海夏医案58

推荐专题

65

倪师易经64卦

8

奇门遁甲

679

经方

统计

  • 0
  • 6

猜你喜欢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1年前
4,356 50

网传倪师弟子地址信息

2年前
3,730 18

细辛

2年前
2,836 5

藁本

2年前
2,495 1

联系我们

一群热爱传统五术文化的人在此相聚

我的伙伴

希望站 汉唐倪师(旧站) 道教图书库

栏目

山 医 命 相 卜 加群 打赏 免责声明 浏览记录
Copyright © 2001-2025 千古倪师. Designed by nicetheme. 豫ICP备20001100号-6 豫公网安备41032702000225号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中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搜索

  • 经方
  • 补益
  • 清热
  • 倪师易经64卦
  • 祛湿
  • 理血
  • 解表
  • 理气
  • 紫微斗数
  • 痈疡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