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倪师 千古倪师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和解剂
      • 固涩剂
      • 安神剂
      • 开窍剂
      • 治燥剂
      • 治风剂
      • 泻下剂
      • 消食剂
      • 涌吐剂
      • 清热剂
      • 温里剂
      • 理气剂
      • 理血剂
      • 痈疡剂
      • 祛暑剂
      • 祛湿剂
      • 祛痰剂
      • 补益剂
      • 解表剂
    • 中药
      • 下乳药
      • 利水渗湿药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安神药
      • 平肝潜阳药
      • 开窍药
      • 息风止痉药
      • 拔毒化腐生肌药
      • 收涩药
      • 攻毒杀虫止痒药
      • 止血药
      • 泻下药
      • 活血化瘀药
      • 消食药
      • 涌吐药
      • 清热药
      • 温里药
      • 理气药
      • 祛风湿药
      • 补虚药
      • 解表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 0

淡豆豉

易中有益
2年前
淡豆豉-千古倪师

名称

Fermented Soybean

香豉、豉、淡豉、大豆豉

  1. 香豉
  2. 豉
  3. 淡豉
  4. 大豆豉
  5. 豆豉
  6. 豆士

淡豆豉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品。

性味

苦;辛;平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无光泽,一侧有棕色的条状种脐,珠孔不明显。子叶2片,肥厚。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微,味微甘。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

【制法】

取桑叶、青蒿加水煎汤,过滤,取药汤与洗净的黑大豆拌匀,俟汤吸尽后,置笼内蒸透,取出略凉,再置容器内,上盖煎过的桑叶、青蒿渣,闷至发酵生黄衣为度,取出,晒干即得。(每黑大豆100斤,用桑叶4斤、青蒿7斤)

淡豉制法,除上述加工法而外,尚有以其它药物如辣蓼、佩兰、苏叶、藿香、麻黄、青蒿、羌活、柴胡、白芷、川芎、葛根、赤芍、桔梗、甘草等,或煎取药汁,用以煮豆;或将药物研成粉末同煮熟的大豆拌和,然后闷置发酵等不同的加工方法。

淡豆豉的效果

功效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品。 主治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

经脉

肺经;胃经;心经;膀胱经;小肠经;三焦经

主治

解表,除烦,宣郁,解毒。治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

  • ①《别录》;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 ②《药性论》: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
  • ③《日华子本草》:治中毒药,疟疾,骨蒸;并治犬咬。
  • ④《珍珠囊》:去心中懊憹,伤寒头痛,烦躁。
  • ⑤《纲目》: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癍,呕逆。
  • ⑥《本经逢原》:以水浸绞汁,治误食鸟兽肝中毒。
  • ⑦《会约医镜》:安胎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剂。

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焦研末调敷。

注意禁忌

  • ①《药性论》:得醯良。
  • ②《本草经疏》:凡伤寒传入阴经与夫直中三阴者,皆不宜用。

淡豆豉的药方

  • ①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 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 以水四升,先煎桅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华,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 ②治温毒发斑,大疫难救: 黑膏生地黄半斤(切碎),好豉一升,猪脂二斤。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末雄黄、麝香如大豆者纳中,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补缺肘后方》)
  • ③治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 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上二物,以水三升,煮令薤熟,去滓,分为再服,不瘥复作。(《范汪方》豉薤汤)
  • ④治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砒石)一钱半(研飞如粉),豆豉(好者)一两半(水略润少时,以纸浥干,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 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极冷腊茶情临卧吞下,以知为度。(《本事方》紫金丹)
  • ⑤治断奶乳胀: 豆豉半斤,水煎,服一小碗,余下洗乳房。(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 ⑥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 焦炒豉,令烟绝为末,油调敷之。(姚和众)
  • ⑦治阴茎上疮痛烂: 豉一分,蚯蚓湿泥二分,水研和涂上,干易,禁热食韭菜、蒜。(《药性论》)

0
小青龙加石膏汤
上一篇
小青龙汤
下一篇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

关注公众号 领取易学资料

聚合文章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倪海夏医案1272
倪海夏医案156
倪海夏医案58

推荐专题

65

倪师易经64卦

8

奇门遁甲

679

经方

统计

  • 2
  • 82

猜你喜欢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1年前
4,356 50

网传倪师弟子地址信息

2年前
3,730 18

细辛

2年前
2,836 5

藁本

2年前
2,496 1

联系我们

一群热爱传统五术文化的人在此相聚

我的伙伴

希望站 汉唐倪师(旧站) 道教图书库

栏目

山 医 命 相 卜 加群 打赏 免责声明 浏览记录
Copyright © 2001-2025 千古倪师. Designed by nicetheme. 豫ICP备20001100号-6 豫公网安备41032702000225号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中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搜索

  • 经方
  • 补益
  • 清热
  • 倪师易经64卦
  • 祛湿
  • 理血
  • 解表
  • 理气
  • 紫微斗数
  • 痈疡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