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倪师 千古倪师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和解剂
      • 固涩剂
      • 安神剂
      • 开窍剂
      • 治燥剂
      • 治风剂
      • 泻下剂
      • 消食剂
      • 涌吐剂
      • 清热剂
      • 温里剂
      • 理气剂
      • 理血剂
      • 痈疡剂
      • 祛暑剂
      • 祛湿剂
      • 祛痰剂
      • 补益剂
      • 解表剂
    • 中药
      • 下乳药
      • 利水渗湿药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安神药
      • 平肝潜阳药
      • 开窍药
      • 息风止痉药
      • 拔毒化腐生肌药
      • 收涩药
      • 攻毒杀虫止痒药
      • 止血药
      • 泻下药
      • 活血化瘀药
      • 消食药
      • 涌吐药
      • 清热药
      • 温里药
      • 理气药
      • 祛风湿药
      • 补虚药
      • 解表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 0

杜仲

易中有益
2年前
杜仲-千古倪师

名称

Eucommia Bark

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1. 思仲
  2. 丝连皮
  3. 玉丝皮
  4. 丝棉皮
  5. 木绵
  6. 檰
  7. 石思仙
  8. 扯丝皮
  9. 思仙
  10. 川杜仲
  11. 绵杜仲
  12. 厚杜仲
  13. 乱银丝
  14. 鬼仙木

杜仲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为了保护资源,一般采用局部剥皮法。在清明至夏至间,选取生长15~20年以上的植株,按药材规格大小,剥下树皮,刨去粗皮,晒干。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

甘;微辛;性温

炮制

  • 杜仲: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
  • 盐杜仲:先用食盐加适量开水溶化,取杜仲块或丝条,使与盐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晾干。(每杜仲100斤,用食盐3斤)杜仲经炒制后,则杜仲胶被破坏,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性状

干燥树皮,为平坦的板片状或卷片状,大小厚薄不一,一般厚约3~10毫米,长约40~100厘米。外表面灰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槽纹及斜方形横裂皮孔, 有时可见淡灰色地衣斑。但商品多已削去部分糙皮,故外表面淡棕色,较平滑。内表面光滑,暗紫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有银白色丝状物相连,细密,略有伸缩性。 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残余物。以皮厚而大,糙皮刮净,外面黄棕色,内面黑褐色而光,折断时白丝多者为佳。皮薄、断面丝少或皮厚带粗皮者质次。

杜仲的效果

功效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主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经脉

肝经;肾经

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 ①《本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
  • ②《别录》: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
  • ③《药性论》:治肾冷臀腰痛,腰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 ④《日华子本草》:治肾劳,腰脊挛。入药炙用。
  • ⑤王好古:润肝燥,补肝经风虚。
  • ⑥《本草正》:止小水梦遗,暖子宫,安胎气。
  • ⑦《玉楸药解》:益肝肾,养筋骨,去关节湿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挛。
  • ⑧《本草再新》:充筋力,强阳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禁忌

  • 1.阴虚火旺者慎服。
  • 2.《本草经集注》:恶蛇皮、元参。
  • 3.《本草经疏》:肾虚火炽者不宜用。即用当与黄柏、知母同入。
  • 4.《得配本草》:内热、精血燥二者禁用。

杜仲的药方

  • ①治腰痛:杜仲一斤,五味子半升。二物切,分十四剂,每夜取一剂,以水一升,浸至五更,煎三分减一,滤取汁,以羊肾三、四枚,切下之,再煮三、五沸,如作羹法,空服顿服。用盐、醋和之亦得。(《箧中方》)
  • ②治腰痛:川木香一钱,八角茴香三钱,杜仲(炒去丝)三钱。水一钟,酒半钟,煎服,渣再煎。(《活人心统》思仙散)
  • ③治卒腰痛不可忍:杜仲二两(去粗皮,炙微黄,锉),丹参二两,芎藭(川芎)一两半,桂心(肉桂)一两,细辛三分。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次入酒二分,更煎三、两沸,每于食前温服。(《圣惠方》杜仲散)
  • ④治中风筋脉挛急,腰膝无力:杜仲(去粗皮,炙,锉)一两半,芎藭(川芎)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上三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二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汗出慎外风。(《圣济总录》杜仲饮)
  • ⑤治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川杜仲四两,小茴香二两(俱盐、酒浸炒),车前子一两五钱,山茱萸肉三两(俱炒)。共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 ⑥治妇人胞胎不安:杜仲不计多少,去粗皮细锉,瓦上焙干,捣罗为末,煮枣肉糊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嚼烂,糯米汤下。(《圣济总录》杜仲丸)
  • ⑦治频惯堕胎或三、四月即堕者:于两月前,以杜仲八两(糯米煎汤,浸透,炒去丝),续断二两(酒浸,焙干;为末),以山药五,六两为末,作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简便单方》)
  • ⑧治高血压:
    • ㈠杜仲、夏枯草各五钱,红牛膝三钱,水芹菜三两,鱼鳅串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 ㈡杜仲、黄芩、夏枯草各五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1.川断杜仲煲猪尾

川断(续断)30克,杜仲30克,猪尾1-2条。猪尾去毛洗净,与川断、杜仲共加水用瓦罐煮熟,放盐少许调味食用。

功效:温肾壮阳。

2.杜仲茶

杜仲6克,绿茶适量。杜仲研末,用绿茶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3克。每日2次。 功效:补肝肾,强肋骨,降血压。

3.杜仲猪腰汤

杜仲30克,猪腰1只。猪腰洗净剖开,加杜仲熬汤服用。

功效:补肾助阳。

4.寄生散

桑寄生75g,鹿茸25g,杜仲75g。将桑寄生、杜仲冲洗净,晒干。再将鹿茸用酒精灯火燎焦茸毛,刮净,以布带扎缠,用热酒从底部徐徐渗入,以润透为度,然后将其切成片状,晒干。将三药各研成细末,和匀。每次服3g,1日2次。

功效:补肾强腰。主治肾阳虚衰所致的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不孕等。

5.杜仲腰花

炙杜仲12克, 猪腰子250克, 料酒25克,葱、味精、食盐、酱油、醋、大蒜、生姜、白糖、花椒、猪油、菜油、水豆粉各适量。将猪腰子对剖两半,片去腰腭筋膜,切成腰花;将炙杜仲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熬成药液50克;将姜切成片,葱切成段备用。将药液汁的一半,加料酒、豆粉和食盐,拌入腰花内,再加白糖、酱油、醋混匀待用。将锅放在炉上,在武火上烧热,倒入猪油和菜油至八成热,放入花椒,投入腰花、葱、姜、蒜,快速炒散,放入味精,翻炒即成。 服法 佐餐食。每日2次。

功效:补肝肾,降血压。适用于肾虚腰痛、步履不稳、老年耳聋、高血压等症。

0
蛤蚧
上一篇
雄蚕蛾
下一篇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

关注公众号 领取易学资料

聚合文章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倪海夏医案1272
倪海夏医案156
倪海夏医案58

推荐专题

65

倪师易经64卦

8

奇门遁甲

679

经方

统计

  • 1
  • 94

猜你喜欢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2年前
4,758 52

网传倪师弟子地址信息

2年前
4,003 18

细辛

2年前
3,003 6

藁本

2年前
2,710 1

联系我们

一群热爱传统五术文化的人在此相聚

我的伙伴

希望站 汉唐倪师(旧站) 道教图书库

栏目

山 医 命 相 卜 加群 打赏 免责声明 浏览记录
Copyright © 2001-2025 千古倪师. Designed by nicetheme. 豫ICP备20001100号-6 豫公网安备41032702000225号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中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搜索

  • 经方
  • 补益
  • 清热
  • 倪师易经64卦
  • 祛湿
  • 理血
  • 解表
  • 理气
  • 紫微斗数
  • 痈疡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