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倪师 千古倪师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和解剂
      • 固涩剂
      • 安神剂
      • 开窍剂
      • 治燥剂
      • 治风剂
      • 泻下剂
      • 消食剂
      • 涌吐剂
      • 清热剂
      • 温里剂
      • 理气剂
      • 理血剂
      • 痈疡剂
      • 祛暑剂
      • 祛湿剂
      • 祛痰剂
      • 补益剂
      • 解表剂
    • 中药
      • 下乳药
      • 利水渗湿药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安神药
      • 平肝潜阳药
      • 开窍药
      • 息风止痉药
      • 拔毒化腐生肌药
      • 收涩药
      • 攻毒杀虫止痒药
      • 止血药
      • 泻下药
      • 活血化瘀药
      • 消食药
      • 涌吐药
      • 清热药
      • 温里药
      • 理气药
      • 祛风湿药
      • 补虚药
      • 解表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 0

钩藤

易中有益
2年前
钩藤-千古倪师

名称

Uncaria Stem with Hooks

双钩藤、鹰爪风、吊风根、金钩草、倒挂刺

  1. 钓仝
  2. 吊藤
  3. 双勾
  4. 双丁
  5. 双钩
  6. 双钩藤
  7. 鹰爪风
  8. 吊风根
  9. 金钩草
  10. 倒挂刺
  11. 勾藤
  12. 勾丁
  13. 钩丁
  14. 钩耳
  15. 钩钩
  16. 勾仝
  17. 吊仝勾
  18. 勾勾
  19. 纯勾
  20. 单勾
  21. 嫩钩钩
  22. 倒挂金钩

钩藤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0phylla (Miq.) Jacks.、大叶钩藤 Uncaria macrophylla Wall.、毛钩藤Uncaria hirsuta Havil. 、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 (Oliv.)Havil. 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 的干燥带钩茎枝。秋、冬二季采收,去叶,切段,晒干。

性味

甘,凉。

性状

①钩藤

为干燥的带钩茎枝,茎枝略呈方柱形,长约2厘米,直径约2毫米,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一端有一环状的茎节,稍突起,节上有对生的两个弯钩,形如船锚,尖端向 内卷曲,亦有单钩的,钩大小不一,基部稍圆,径2~3毫米,全体光滑,略可见纵纹理。质轻而坚,不易折断,断面外层呈棕红色,髓部呈淡黄色而疏松如海绵 状。气无,味淡。以双钩形如锚状、茎细、钩结实、光滑、色红褐或紫褐者为佳。主产广西、江西、湖南、浙江、广东。

②华钩藤

性状与钩藤大致相同。惟茎枝呈方柱形,径约2~3毫米,表面灰棕色,钩基部稍阔。 主产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地亦产。

钩藤的效果

功效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 主治小儿惊痫瘈疭,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

经脉

入肝经、心经。

主治

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小儿惊痫瘈疭,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

  • ①《别录》:主小儿寒热,惊痫。
  • ②《药性论》:主小儿惊啼,瘈疭热壅。
  • ③《日华子本草》:治客忤胎风。
  • ④《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
  • ⑤《本草征要》:舒筋除眩,下气宽中。
  • ⑥《本草述》: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又治远年痛风瘫痪,筋脉拘急作痛不已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g,入煎剂宜后下。

注意禁忌

  • ①《本草新编》:最能盗气,虚者勿投。
  • ②《本草从新》:无火者勿服。

钩藤的药方

  • ①治小儿惊热:钩藤一两,芒硝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延龄散)
  • ②治小儿惊痫,仰目嚼舌,精神昏闷:钩藤半两,龙齿一两,石膏三分,栀子仁一分,黄芩半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麦冬三分(去心,焙)。上药粗捣,罗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钩藤散)
  • ③治诸痫啼叫:钩藤、蝉蜕各半两,黄连(拣净)、甘草、川大黄(微炮)、天竺黄各一两。上捣罗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水八分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煎至四分,去滓,温服。(《普济方》钩藤饮子)
  • ④治小儿盘肠内钓,啼哭而手足上撒,或弯身如虾者:钩藤、枳壳、延胡索各五分,甘草三分。水半盅,煎二分服。(《幼科指靠》钩藤汤)
  • ⑤治高血压,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 钩藤6~15g。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⑥治伤寒头痛壮热,鼻衄不止:钩藤、桑白皮(锉)、芒硝各一两,栀子仁、甘草(炙)各三分,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淡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下生地黄汁一合,搅匀,食后温服。(《圣济总录》钩藤汤)
  • ⑦治全身麻木:钩藤茎枝、黑芝麻、紫苏叶各七钱。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 ⑧治半边风:钩藤茎枝、荆芥各四钱,白英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贵州草药》)
  • ⑨治面神经麻痹 钩藤60g,鲜夜交藤125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 ⑩治胎动不安,孕妇血虚风热,发为子痫者:钩藤、人参、当归、茯神、桑寄生各一钱,桔梗一钱五分。水煎服。(《胎产心法)钩藤汤)
  • ⑾治小儿卒得急痫 钩藤、甘草(炙)各半两。上锉碎,以水五合,煮取二合,分八服,日五夜三。(《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⑿治小儿惊疳,腹大项细 钩藤、甘草(炙)、人参、天花粉各一分。上四味,粗捣筛,每用一钱匕,水一小盏,煎取五分,去滓,分温二服。空心,午后服,随儿大小加减。(《圣济总录》钩藤饮)
  • ⒀治小儿夜啼 钩藤6g,蝉蜕7个,灯心草1札。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 ⒁治风热目赤头痛 钩藤12g,赤芍10g,桑叶10g,菊花1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 ⒂发斑疹 钩藤钩子、紫草茸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五分、-钱。温酒调下,无时。(《小儿药证直诀》紫草散)
  • ⒃治呕血 钩藤、隔山消、鸟不落各10g。水煎服。(《湘南苗药汇编》)

【食疗方】

1.芍钩冬瓜汤

白芍药2钱、钩陈(钩藤勾)2钱、冬瓜半斤。芍药、钩陈加水熬煮20分钟,再与冬瓜一起下锅熬汤至冬瓜熟透,视个人口味加调味料。

功效:对於长时间使用手指导致的疼痛与心烦、头晕目眩有镇静效果。

2.决明菊花钩藤粥

炒决明子15g,白菊花10g,钩藤10g,粳米100g,冰糖少许。先将决明子入锅中炒至微香,再同菊花、钩藤共煎取汁。将药汁、粳米共煮成粥,调入适量冰糖稍炖即成。每日1剂,连用数日。

功效:息风定惊,平肝阳。用于中风患者。

0
蚱蝉
上一篇
象牙
下一篇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

关注公众号 领取易学资料

聚合文章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倪海夏医案1272
倪海夏医案156
倪海夏医案58

推荐专题

65

倪师易经64卦

8

奇门遁甲

679

经方

统计

  • 0
  • 536

猜你喜欢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1年前
4,384 50

网传倪师弟子地址信息

2年前
3,756 18

细辛

2年前
2,849 6

藁本

2年前
2,507 1

联系我们

一群热爱传统五术文化的人在此相聚

我的伙伴

希望站 汉唐倪师(旧站) 道教图书库

栏目

山 医 命 相 卜 加群 打赏 免责声明 浏览记录
Copyright © 2001-2025 千古倪师. Designed by nicetheme. 豫ICP备20001100号-6 豫公网安备41032702000225号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中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搜索

  • 经方
  • 补益
  • 清热
  • 倪师易经64卦
  • 祛湿
  • 理血
  • 解表
  • 理气
  • 紫微斗数
  • 痈疡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