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火炭毛(《生草药性备要》),乌炭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运药(《分类草药性》),山荞麦草(《福建民间草药》),黄鳝藤、晕药(《四川中药志》),乌白饭草(《泉州本草》),火炭星、鹊糖梅(《岭南草药志》),赤地利、乌饭藤、水沙柑子、鸪鹚饭、水退痧(《福建中草药》),红梅子叶、白饭草、大叶沙滩子(《广东中草药》),老鼠蔗(《广西中草药》)。
火炭母草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直立或半攀援状草本,长约1.5米。茎略具棱沟,光滑或被疏毛或腺毛,斜卧地面或依附而生,下部质坚实,多分枝,匍地者节处生根,嫩枝紫红色。叶互生,具柄,有翅;叶片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7~12厘米,全缘或具细圆齿,基部切形、浑圆或近心形,有时具2耳状裂片;枝上部叶心脏形,有短叶柄或无柄而抱茎;上面鲜绿色或有V形黑纹,下面主脉有毛;托鞘膜质,斜截形。头状花序,再组成圆锥或伞房花序,花序轴常被脓毛,无总苞;小苞片光滑,通常急尖;小花白色、淡红色或紫色;花被5裂片;雄蕊8;子房上位,花柱3裂。瘦果卵形,黑色,具三棱,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9月(四川)。
【生境分布】
生于丘陵地带向阳草坡、林边、路旁湿润土壤。分布于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产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福建等地。
性味
酸甘,凉。
- ①《本草图经》:味酸,平,无毒。
- ②《品汇精要》:味酸甘,性平,无毒。
- ③《纲目》:酸,平,有毒。
- ④《生草药性备要》:味酸,性寒。
- ⑤《广西中草药》:味微酸微涩,性微凉。
性状
干燥的茎甚长,棕色至棕紫色,有纵皱纹,节间颇长,节部膨大;质脆易折断,髓部疏松。叶片皱缩,枯黄色或黄绿色,主脉两侧有紫黑色斑块,隐约可见;托叶鞘状,浅黄棕色,常破碎而不完整。气微,味淡微苦。以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火炭母草的效果
功效
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全草。用于泄泻,痢疾,黄疸,风热咽疼,虚弱头昏,小儿疰夏,惊搐,妇女白带,痈肿湿疮,跌打损伤。
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泄泻,痢疾,黄疸,风热咽疼,虚弱头昏,小儿疰夏,惊搐,妇女白带,痈肿湿疮,跌打损伤。
- ①《本草图经》: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
- ②《生草药性备要》:炒蜜食能止痢症。敷疮、敷跌打、贴烂脚,拔毒、干水、敛口。
- ③《岭南采药录》:治小儿身热惊搐,臌胀。
- ④《福建民间草药》:活血解毒,止痢,疗带。
- ⑤《四川中药志》:治头晕目眩,气虚耳聋。
-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利湿热,消滞解毒。治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肝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疖肿,跌打扭伤,皮炎,湿疹,瘙痒。
- ⑦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益气行血,祛风解热。治虚弱,风热,头昏,血气痛。
- ⑧《广东中草药》:凉血解毒。治小儿夏季热。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
-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火炭母草的药方
- ①治赤白痢:火炭母草和海金沙捣烂取汁,冲沸水,加糖少许服之。(《岭南采药录》)
- ②治痢疾,肠炎,消化不良:火炭母、小凤尾、布渣叶各六钱,水煎服。(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
- ③治急慢性菌痢:火炭母、野牡丹各二两。水煎,每日一剂,分三次服。对慢性菌痢,可以同样剂量做保留灌肠,每日二次,七至十天为一疗程。(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 ④治湿热黄疸:火炭母一两,鸡骨草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 ⑤治妇女带下:鲜火炭母二至三两,白鸡冠花三至五朵。酌加水煎成半碗,饭后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 ⑥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火炭母叶,煎水洗。(《岭南采药录》)
- ⑦治臌胀:火炭母草,煎水熏洗及捣敷。(《岭南采药录》)
- ⑧治痈肿:鲜火炭母草一两,水煎,调酒服;渣调蜜或糯米饭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 ⑨治湿疹:鲜火炭母草一至二两,水煎服;另取鲜全草水煎洗。(《福建中草药》)